1977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国际云物理会議文集》
    1977(5).
    [摘要](1169) [HTML](0) [PDF 88.50 K](1251)
    摘要:
    国际云物理会议是由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IAMAP)的国际云物理委员会(ICCP)和美国气象学会、地球物理协会、海洋大气局、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于1976年7月26—3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召开。从150篇论文中选取其中三分之二在会上宣读并编成文集。挑选的重点放在有关云
    2  全国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展出的气象仪器装备
    1977(5).
    [摘要](1326) [HTML](0) [PDF 101.77 K](1475)
    摘要: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展出的气象仪器装备有16项。 1.713型5公分测雨雷达。可以探测400公里以内的雨区;能多层显示,能区别雨的大小;其平面位置显示器和高度显示器共用一个荧光屏。由广西长海机器厂在有关方面协作下研制生产的。 2.甚高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可清晰地接收到大范围云系分布的照片。采用XY装架、天线步进式跟踪和微带晶体高频放大器等新技术。由南京大桥机器厂和上海有线电厂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的样机研制生产的。
    3  为农业学大寨多作贡献努力开展科技情报服务
    1977(5):2-3.
    [摘要](1248) [HTML](0) [PDF 215.59 K](1295)
    摘要:
    在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和第二次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的高潮中,为了进一步作好气象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多作贡献,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总结了开展气象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我州气象科技情报工作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
    4  湖南山区农业气候考察成果喜人
    1977(5):3-4.
    [摘要](1093) [HTML](0) [PDF 223.82 K](1320)
    摘要:
    湖南省山区面积很大,山区气候情况复杂,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很大,开展山区农业气候科学考察工作,摸清山区气候规律,充分利用山区的农韭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多种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都具有重要意义。
    5  北方地区抗御低温冷害研究协作计划
    1977(5):4-5.
    [摘要](1241) [HTML](0) [PDF 226.40 K](1140)
    摘要:
    1977年2月27日至3月6日,农林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了东北地区抗御低温冷害经验交流会。会上总结了低温冷害的发生规律,交流了抗御低温夺丰收的经验,制定了北方地区抗御低温冷害研究协作计划。现将该协作计划简介如下: 一、提出依据低温冷害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以东北三省为例,解放后的27年中,发生过8次低温冷害灾年,一般3—5年一遇。低温冷害使粮食产量下降20—30%,
    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改革座谈(云天部分)
    江彦文
    1977(5):5-5.
    [摘要](1221) [HTML](0) [PDF 174.80 K](1835)
    摘要:
    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改革小组于1977年4月11日至19日在上海市宝山县召开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改革座谈会(云天部分)。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河北、陕西、四川、湖南、江西、上海、广东、广西九省、市、自治区台站代表及规范改革小组成员。会上交流了各地学习运用群众经验开展云天观测工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地面规范》中“云”、“重要天气和天气现象”两章的编写提纲,并进行了具体的修改。
    7  一个用偏相关筛选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的方法
    么枕生
    1977(5):6-8.
    [摘要](1302) [HTML](0) [PDF 163.92 K](1489)
    摘要:
    逐步回归方法在天气统计预报中已应用较久,因为它计算手续复杂,在没有快速计算设备的县站一直很难应用。现在提出一个用偏关的t检验对回归方程中预报因子进行筛选,即所谓偏相关筛选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因为在未建立回归方程以前就可以确定可能预报因子中的剔除对象,而且可以利用筛选过程中的相关计算结果来计算回归,所以这个方法的计算量较逐步回归方法大大减少。
    8  《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概况》
    1977(5):8-8.
    [摘要](1316) [HTML](0) [PDF 56.96 K](1226)
    摘要:
    灾害性天气对国防和经济建设,尤其对农业生产会带来很大影响,有时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积累灾害性天气气候资料,探索天气气候规律,以供抗御自然灾害及有关部门规划农业生产、水剞建设等方面参考,中央气象局气象台于1976年9月编印了《1971—1975年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概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册。关于1950—1971年间我国灾害性天气概况,己于1972年8月印发。册内着重分析了近五年来全国大范围的早、涝、台风及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气候情况,并附有农业气候分析及冬季强寒潮等图表资料。
    9  关于改进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的近况
    王志烈
    1977(5):9-12.
    [摘要](1357) [HTML](0) [PDF 511.54 K](1522)
    摘要:
    在毛主席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从许多不同途径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从1976年台风季节开始,中央气象台从这些研究成果中选择了九种方法将其预报结果正式发报,供沿海气象台站参考。初步试用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其中有些方法不论是预报的精确度还是路径趋势的稳定性,均不低于国外的水平。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取得的成果还只是初步的,大多数预报方法对路径变化比较复杂的台风还缺乏预报能力,预报的精确度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对已经研究出的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努力提高改进,并不断探索新的途径。
    10  《寒潮与海冰》
    1977(5):12-12.
    [摘要](1117) [HTML](0) [PDF 137.22 K](1206)
    摘要: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古代史组正在汇编《华北平原气候的变迁和灾害性天气的一些特点》一书;《寒潮与海冰》一文就是这部
    11  国外应用卫星云图分析和预报气旋的发生发展
    葛蔼芬 李修芳
    1977(5):13-20.
    [摘要](1348) [HTML](0) [PDF 724.86 K](1438)
    摘要:
    通过几年来应用卫星云图的实践表明,它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确实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尤其对于低纬度和高原地区,那里测站稀少,记录缺乏,卫星云图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在观测站比较稠密的地区,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卫星云图往往比天气图能更直观、形象地表示出云系的空间分布和特征,有时,也能反映出天气图上难以反映的重要现象,例如在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台风的监视和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卫星云图所起的作用已在我国业务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象台风一样,温带气旋也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威胁的天气系统,而且气旋的发展常常导致大气环流的重新调整。因此,对气旋活动的研究是气象学上的一个实际问题,然而又是十分困难的任务。故气象工作者很希望通过卫星云图的应用能够提高人们对气旋发生发展的认识,从而改进预报。
    12  用气象卫星“诊断”台风
    1977(5):20-20.
    [摘要](1292) [HTML](0) [PDF 108.12 K](1255)
    摘要:
    这种台风精密诊断法,最初是由芝加哥大学教授藤田哲也提出来的。藤田从飞机穿进台风限每隔三分钟摄影一次得到的台风连续照片上发现,在直径约600公里的台风圈中,有500多个大小有如谷粒的小云块在时生时消,瞬息万变。这些,靠过去每15分钟拍摄一次的照片以及雷达观测是很难弄清楚的,因为小云块的寿命很短,每隔三分钟观测一次,才勉强能把如此迅速的变化捕捉住。
    13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預报业务
    廖洞贤
    1977(5):21-26.
    [摘要](1418) [HTML](0) [PDF 438.66 K](1296)
    摘要:
    一、概况美国国家气象中心自五十年代开始制作500毫巴形势预报以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在进行的业务工作有平流层和对流层形势预报,以及温度、风和降水预报等。就其所用的模式来说,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全部是所谓“过滤模式”。起初是准地转的,以后又采用平衡方程。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用六层初始方程模式。七十年代初用套网格模式。从1974年9月起用八层初始方程模式。在采用这些模式时,原有的模式就陆续淘汰了。在制作八层模式业务预报以前经常用的模式是:
    14  世界各国现用百叶箱概况
    1977(5):27-28.
    [摘要](1361) [HTML](0) [PDF 212.55 K](1358)
    摘要: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1972年收集了73个国家现用的百叶箱情况。各国百叶箱所附的技术说明,主要内容是:结构、尺寸、材料等,只有少数几个国家附有性能方面的说明。因此,对了解各国百叶箱构造设计的依据和技术性能还是不全面的。从73个国家使用百叶箱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5  系留气球上的观测仪器
    1977(5):28-28.
    [摘要](1270) [HTML](0) [PDF 101.84 K](1325)
    摘要: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制成一套安装在小型非驾驶系留气球上用的观测仪器,用以测定高达750米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气温和气压。这套仪器用声学和雷达的方法进行定期垂直探测,可以绘制出大气边界层的垂直剖面图。感应元件所得到的数据经多路无线电波道发送到地面。地
    16  利用碳黑人工影响中尺度天气系统
    1977(5):29-30.
    [摘要](1230) [HTML](0) [PDF 227.72 K](1203)
    摘要: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的W.M.格雷(Gray)等在美国《应用气象学杂志》1976年4月号上著文谈播撒碳黑微粒(≤0.1微米)以人工影响中尺度(100—300公里)天气系统的设想。碳黑微粒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十分强,据计算只要播撒一层能遮盖掉10%水平面积的碳黑微尘,就能截取、吸收15%的入射太阳辐射,连续吸收10小时便能使厚为50毫巴的气层升温10℃。这样的增温率足以对中尺度天气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每平方公里只需播撒25公斤的碳黑就能遮盖掉10%的水平面积,因而改造一个台风,需要一至二百万公斤的碳黑。目前看来,最理想的是选用
    17  《人工影响天气和气侯》
    于系民
    1977(5):30-30.
    [摘要](1388) [HTML](0) [PDF 115.24 K](1363)
    摘要:
    本书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赫斯(Hess)编纂的一部主要介绍美国人工影响天气、气候研究成果的文章汇集,1974年出版。全书分七部分22章。第一部分“历史”(第1—2章)说明在1950年就已存在的实际工作者与多数气象学家对人工影响天气史所持的不同观点。第二部分“基础”(第3—5章)指出微物理基础,仪器观测方法,需进行仪器观测但尚
    18  台风路径客观预报座谈会
    1977(5):31-31.
    [摘要](1262) [HTML](0) [PDF 238.11 K](1272)
    摘要:
    中央气象局1977年3月初召开了台风路径客观预报广播改进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正式发布预报广播的九种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的制作单位和沿海有关省、市的气象业务、科研等单位的代袭。会上检查了各项预报方法在1976年的使用效果和预报传递情况,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这九种预报方法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
    19  安徽省人工降雨会议
    1977(5):31-31.
    [摘要](1391) [HTML](0) [PDF 238.11 K](1187)
    摘要:
    安徽省革委会于3月14—19日在合肥召开了全省人工降雨会议。这次会议是最近几年规模最大、代表广泛的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二百八十多人之中有各地、市革委
    20  南方气象通信经验交流会
    1977(5):31-32.
    [摘要](1174) [HTML](0) [PDF 238.11 K](1158)
    摘要:
    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气象通信经验交流座谈会于3月22—31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区)气象局、各中心气象台和部分地区台的通信人员以及各省局预报管理人员共90人。
    21  西北四省(区)汛期降水预报讨论会
    1977(5):32-32.
    [摘要](1256) [HTML](0) [PDF 131.89 K](1251)
    摘要:
    西北四省(区)汛期降水预报讨论会于四月下旬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西北四省(区)气象局负责人、预报人员和部分地(州)、县气象局(台)、站的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黄河上中游水调办公室、兰州水文总站、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学、宝鸡峡工程管理局、水电部四局石泉分局、水电三局、石门水库等单位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气象局、兰州部队司令部也派人参加,到会代表共47人。
    22  吉林省一九七七年农业气象工作要点
    1977(5):33-33.
    [摘要](1186) [HTML](0) [PDF 88.50 K](1219)
    摘要:
    在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认真学习毛主席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揭批“四人帮”,进一步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新高潮的形势下,吉林省气象局于4月上旬在长春召开了全省农业气象工作座谈会,会上确定了1977年农业气象工作的基本任务: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