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6):38-47.
摘要:
本文运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增强显示红外圆盘云图,给出了1983-1985年期间西太平洋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气候学研究.结果指出,在西太平洋地区MCC是常见的系统,并且表现出许多与美洲MCC相同的特征.这种系统活动在夜间,并且往往形成在陆地上或者紧靠陆地的邻近地区.在美洲,它们的冷云罩(Cold Cloud Shield)持续时间约为10小时,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持续约11小时.冷云罩的大小分布与美洲的相似,大多数面积在2~3×10~5平方公里之间.这种系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季节分布也与美洲的相似.具体地说,它们的最高频率在中纬度地区出现在春末夏初,低纬度地区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暖季中.如同西半球系统一样,西太平洋地区的MCC发生在气候学上具有高θ_e空气的低层急流和高层分流出现的区域.而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同美洲的系统,典型地移向700-500hPa中气候平均气流的右侧(南半球移向左侧).这种对平均气流的偏离朝着高θ_e空气源区方向.少数移动在水面上的MCC形成了热带风暴;同样,少数移动在陆地上的热带系统形成了MCC.由于西太平洋地区与美洲MCC性质和环境很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它们在实质上是同一现象.鉴于它们在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经常出现,很可能使它们对全球水分循环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