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北大人
    1994(4).
    [摘要](1918) [HTML](0) [PDF 0.00 Byte](310)
    摘要:
    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1991年国家计委、教委批准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建立“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正在筹建中,预订在1994年进行国家验收。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对国民经济与人民财产有重大影响。地球物理系开展暴雨的研究有...
    2  《气象科技》1994年目录索引
    1994(4).
    [摘要](1329) [HTML](0) [PDF 0.00 Byte](253)
    摘要:
    《气象科技》1994年目录索引《气象科技》1994年目录索引...
    3  实际大气中对称不稳定的存在及特征:—对称不稳定理论的应用现状分析
    王建中 丁一汇
    1994(4):1-7.
    [摘要](1742) [HTML](0) [PDF 536.92 K](1733)
    摘要:
    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对称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的存在和特征,总结了不对称不稳定理论在锋面降水带、雪暴、雷暴、飑线和爆发性气旋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且指出对称不稳定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4  美国第18届气候诊断年会
    王绍武
    1994(4):7-16.
    [摘要](1275) [HTML](0) [PDF 696.20 K](1320)
    摘要:
    美国第18届气候诊断年会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美国第18届气候诊断年会于1993年11月l—5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保德的气候诊断中心召开。到会140人,发表论文113篇。与过去17次会议相比,此次会议无论是到会人数还是发表论文篇数均占第2位。会议...
    5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
    王馥棠
    1994(4):19-25.
    [摘要](1564) [HTML](0) [PDF 523.93 K](1422)
    摘要: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王馥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引言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是当前特别引人关注,且意义深远的一个新兴科研领域。因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引起明显的气候变暖,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
    6  美国对气候预报在农业行业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Sonka ST 李南声
    1994(4):26-31.
    [摘要](1291) [HTML](0) [PDF 419.07 K](1271)
    摘要:
    美国对气候预报在农业行业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S.T.SonkaS.A.Changnon,JrS.L.Hofing农业方面的行业对于美国以至全球经济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1987年它提供了美国全国就业的19%),同时也是受气候事件影响很大的部门。除了这...
    7  澳大利亚气象局热带分析预报系统的动力张弛逼近初值化方案
    Davi NE 朱宗申
    1994(4):32-39.
    [摘要](1574) [HTML](0) [PDF 563.97 K](1540)
    摘要:
    澳大利亚气象局热带分析预报系统的动力张弛逼近初值化方案Davidson.N.EPuri.K.1引言近年来中纬度地区的数值天气预报能力在稳定提高,然而低纬度地区的预报改善甚少。其主要原因归因于如下几个方面:1)低纬度数值预报对于参数化对流加热的四维结构...
    8  利用雷达进行风暴的识别,跟踪,分析和临近预报的方法
    Dixon M 徐传玉
    1994(4):39-45.
    [摘要](1588) [HTML](0) [PDF 442.98 K](1430)
    摘要:
    介绍了以体积扫描的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对雷暴的实时自动识别、跟踪和短时预报的方法,重点介绍该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文中“风暴”被定义为其反射率和大小超过临界值的一邻接区域,用这种方式定义的风暴可以离散的观测时间间隔的资料来识别。按照某些几何逻辑关系去处理风暴的合并与分裂,用一种最优化方案使某一时刻的风暴与以后时刻的风暴相配对,风暴位置和大小的短时预报采用了对风暴路径历史资料进行加权线性拟合
    9  冬季风暴中低压中心的移动与其附近温度状况
    Stew. RE 赵梅
    1994(4):45-51.
    [摘要](1392) [HTML](0) [PDF 503.79 K](1277)
    摘要:
    在加拿大大西洋风暴计划的外场试验期间,高空大气和地面资料揭示了深厚的0℃层往往出现在低压中心的前部,并且低压中心经常沿地面上的雨-雪分界线移动。这些观测事实,以及在其他一些风暴系统文献中的报告,和某些气旋风暴的组织结构与融雪效应有联系的假说是一致的,由该假设可进一步导出许多与对流层特征和地形效应有关的推论。
    10  热带南大西洋对流层臭氧极大值的气象环境
    Kris. TN 李晓东
    1994(4):52-58.
    [摘要](1434) [HTML](0) [PDF 538.88 K](1384)
    摘要:
    在南非西部的对流层观测到臭氧的极大值.为研究臭氧极大值的气象环境,此文描述了南大西洋10月的气候流型,并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分析场及高分辨率谱模式预报场对1989年10月中的6天做个例分析。考察了水平和垂直运动,并给出了从臭氧极大值区域开始的三维后向轨迹。把臭氧的初始纬向对称分布作为被动示踪物,然后由全球模式预报的三维气流进行平流。被动示踪物模拟的结果表明,仅靠三维平流的作用就可能在观测的地区产生臭氧的极大值。在巴西上空,如果是由对流过程将生物量燃烧的生成物带到对流层高层,大约用5天时间可以向东传到臭氧特征层.在热带南大西洋显著的下沉区表明,平流层的影响也是产生臭氧极大值的一个因素。行星尺度和瞬变天气尺度的环流在臭氧传输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总之,看来对流层臭氧的极大值是水平和垂直平流、来自生物量燃烧区的传输以及平流层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前苏联高空探测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进展
    陈奕隆
    1994(4):58-61.
    [摘要](1426) [HTML](0) [PDF 279.92 K](1303)
    摘要:
    前苏联高空探测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进展陈奕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1引言自前苏联杰出的高空气象学家莫尔恰诺夫(P.A.Molchanov)首先成功地施放了由他设计的第一个无线电探空仪(1930年1月)以来,无线电探空仪及其地面接收处理设备已...
    12  什么是慢流形
    康凤琴
    1994(4):62.
    [摘要](1550) [HTML](0) [PDF 188.01 K](1284)
    摘要:
    此文用两种方法对在一个特定的低阶原始方程模式中是否出现慢流形的分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分歧是由于对慢流形的构成的观点不同而出现的。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